4月28日,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王紅霞等20人被授予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翻開她們的履歷,每一位青年女科學家的成就與突破,都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傳奇故事:科技創新中,她們堅韌不拔、上下求索,不斷攀登科研新高度;攻堅克難中,她們一次次用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攻克關鍵難題,在科技領域競展巾幗智慧與才華。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她們始終堅持愛黨報國、篤行不怠,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她智慧”,為現代化建設激揚“她力量”。
在科技強國建設中爭做“巾幗先鋒”
在人工智能、網絡建設、能源材料等強國建設的關鍵領域,青年女科學家們脫穎而出,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呂琳媛、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嬋穎、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特聘教授陳彩蓮都是其中的“破浪者”。
呂琳媛潛心耕耘于各類復雜網絡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工作中,創新提出網絡信息挖掘的基礎理論體系和方法,在網絡空間安全及治理、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等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李嬋穎長期從事智能控制研究,在反饋機制的能力極限理論中,她引入原創性工具突破閉環辨識里的激勵條件驗證困難,為智能自主控制在航天領域的應用研究解決作出重大貢獻。
20年來,陳彩蓮一直致力于智能網絡系統的分布式感知與協同控制方向的研究,研發了國內首款支持時間敏感網絡的工業物聯網網關和規模最大的測試床,并牽頭制定多項國際國內標準,極大提升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國際話語權。
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需要從基礎研究下功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何瓊毅、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鮑紅麗、浙江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趙春暉都是“踐行者”。
長期從事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基礎理論研究的何瓊毅,圍繞量子糾纏的判定與度量,開展了系統性、創新性的理論研究,并在多體量子導引方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為量子糾纏網絡走向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分子改變世界,合成創造未來。在不斷探索發展新反應和創造新物質的無限可能過程中,鮑紅麗帶領團隊突破發展了一系列全新的催化模式和外球控制策略,為化學、藥學、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與工具。
趙春暉建立了多模式表征、時空協同監測、關鍵征兆甄別理論,攻克了重大裝備大范圍非平穩變化下運行工況難以高效監控的技術瓶頸,研究成果在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等獲得成功應用,為我國重大裝備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新能源材料產業這一新興產業關鍵領域,青年女科學家們亦當仁不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焦淑紅聚焦高安全、長壽命、高能量密度二次電池材料和器件集成研究,用創新成果助推我國新能源電池產業升級發展。
高性能材料是推動航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陳玉麗的專注研究,有效推動了復合材料的設計理論發展與性能提升,充分彰顯了空天報國的使命擔當。
在科技報國中堅定“為民造?!崩硐?/strong>
堅持科技為民,青年女科學家們在生命健康、農業創新等領域屢創佳績,為人類生命健康帶來福音。
破譯腫瘤“密碼”、守衛人類生命健康,她們不負韶華爭朝夕。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王紅霞帶領團隊發現并解析了導致乳腺癌干性及高轉移性的分子機理及新靶點,自主研發靶向治療抗體和高效遞送系統,為提高我國復發轉移性乳腺癌的研究與診治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圍繞生物醫學大數據處理領域的計算難題,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李敏提出了一系列面向生物特征的復雜數據處理理論和方法,為致病基因與藥物靶標預測等重要生物醫學研究提供了更加精準、高效的分析手段。
武漢大學藥學院教授王連榮聚焦抗噬菌體系統中獨特的DNA磷硫?;揎椉胺烙到y,在新修飾系統挖掘、修飾特征闡明、防御機制解析、抗噬菌體工程菌合成生物學改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成果,拓展了抗噬菌體防御機制的新范式。
人為什么會衰老?怎樣延緩衰老?為了解答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曲靜深入開展研究,發現了一系列新型細胞衰老標志物與干預靶點,并據此發展了延緩衰老,治療骨關節炎、心肌梗死等老年性疾病的干預手段,對促進健康老齡化作出積極貢獻。
面向腫瘤治療國際前沿,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敏帶領團隊聚焦腫瘤代謝異常,開展創新藥物研發和藥物作用機制研究,為我國重大新藥創制和相關基礎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婷首次發現成纖維細胞調控白癜風等皮膚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機制,并開發新型基因治療方法,為我國皮膚遺傳性和自身免疫病病理研究與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農業科技創新,關系著農民美好生活的實現,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段巧紅、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研究員賈桂芳都是現代農業的“賦能者”。
長期從事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生殖機理研究的段巧紅,不僅成功解析了植物抑制自花花粉以防止“近親婚配”的分子機制,有效提高親本繁種效率,還系統解析了大白菜種間隔離的形成機制及克服方法,為實現我國蔬菜種源自主可控作出重要貢獻。
立足保障糧食安全的國家重大需求,賈桂芳勇闖植物RNA表觀遺傳這一科研“無人區”,發明了首個RNA化學修飾介導的作物高產育種技術,實現水稻、馬鈴薯等作物增產50%,開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種方向。
在綠色發展中盡顯“巾幗擔當”
為建設綠色美麗家園、共享可持續發展未來,青年女科學家們將青春播種在了戈壁、大山,換得了天藍地綠水清。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馮曉娟從事全球變化與土壤碳循環研究,她創造性地開展“土壤有機質的分子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為改進土壤碳庫模型和指導土壤碳匯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她寄語科技女生們:“要敢于成為中心,成為焦點,勇敢地站在科學舞臺中央?!?/p>
沙塵暴作為干旱區最常見的極端災害天氣事件,直接威脅到與健康、糧食、能源等相關的11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瞄準祖國需要,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陳思宇矢志“追沙”,其研究成果在大氣污染治理、數值模式及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意義重大。
聚焦強震地質災害機理與預測研究,成都理工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研究員范宣梅帶領團隊先后研發了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震后災害鏈數值模擬模型和震后泥石流預警模型,成果不僅被應用于全球十余次強震,指導了我國近年來多次震后的應急救援、災后恢復重建和防災減災工作,還為國家重大工程的規劃選址論證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
圍繞流域水資源綠色高效利用的基礎前沿難題,廣東工業大學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譚倩采用水—能—糧紐帶關系新視角,創建了不確定條件下復雜水系統模擬—診斷—優化關鍵技術體系,實現了水—土—肥—能協同配置和節水—節能—穩糧—減排—控鹽協同調控,為落實國家資源安全保障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20位青年女科學家用實踐證明:女科技工作者確實是科技創新的“半邊天”,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相信她們必將再立新功、再創佳績,在世界科技的廣袤舞臺上實現更大作為。(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韻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