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飄逸
長沙理工大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創新形式、夯實基礎、統籌資源,努力建好“金課堂”“主陣地”“大格局”,扎實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奏響培育時代新人強音。
守正創新,打造思政育人“金課堂”
2023年9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剛出版不久,學校黨委帶領馬克思主義學院專家學者、骨干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研討過程中,引導大家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堅持運用好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時俱進地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集體備課
學校黨委積極推動思政課建設,將“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納入學?!笆奈濉币巹澲攸c,大力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建設“篤信長理”;不斷鞏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集結校內外專家組成高水平教學指導團隊,開展“青藍計劃”,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點對點指導。
越來越多立體而多元的“名場面”在思政課堂涌現。賴某深教授將思政課堂搬到長沙的大街小巷,帶領學生探訪長沙市古舊書店,在探尋長沙厚重歷史文化的同時,助力推動“書香長沙”建設。鐘芙蓉老師帶領學生拍攝微電影《煉》,將“理”融于“情”,讓學生們在觀影中迸發出“青春,就應該在烈火中淬煉”的強烈共鳴。
學校先后涌現出李雨燕、郭華等湖南“最美思政課教師”,教師們把“有意義”變得“有意思”,讓更多學生愛上“真理的味道”。
在探索中打造“四位一體”思政課程群,“理論主課堂+實踐大課堂+網絡新課堂+開放式課堂”讓思政課學習全覆蓋、有特色、有梯度、不斷線,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有效融入各門思政課程。
固本強基,筑牢思政育人“主陣地”
占地1900平方米,2000余件照片、模型和實物,全景式、沉浸式互動教學……作為湖南首家展現高等教育發展成就、系統總結高校育人經驗的展示平臺,長沙理工大學“三全育人”教育基地是學校創造性開展思政教育、筑牢思政陣地的一次有益嘗試。
開放以來,“三全育人”教育基地已接待校內外團隊800余個,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等理論宣講活動450余場;舉辦“新時代十年”成就展,開設 “紅色故事會”“小小科學家”等特色課程,打造精品研學路線。2023年,基地入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國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
2023年3月,學校交通青年“一站式”育人社區變身“就業小屋”,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社區內設置就業宣講室、團體輔導室、個體咨詢室和企業面試間等功能區域,就業實習招聘、創新創業指導、就業政策宣講、就業促進交流等“一站式”服務一應俱全。
企業在交通青年“一站式”育人社區招聘面試
“小社區”發揮著“大功能”。黨建引領、主題教育、成長輔導、學習交流、就業指導、運動休閑、勞動教育、藝術教育……各學院領導、輔導員、專任教師定期“進社區”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將思政教育與管理服務融入學生日常生活空間,讓同學們“足不出樓”就能便捷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集聚資源,共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2023年11月,教育部公布“高校與‘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首批結對行動”遴選結果,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結對建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項目成功入選。
長沙理工大學堅持“開門辦思政”,將“思政小課堂”搬進“社會大課堂”,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踐教學,促進“大思政格局”資源要素同頻共振。學校積極與紅色教育基地、大型企業、工程建設現場、鄉村社區等多元化實踐資源對接,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賦能。
長理學子在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學習實踐
水利學院“大禹之子”青年志愿者協會持續堅守在保護水資源、弘揚水文化一線,足跡遍布湖南省內外各大水系;電氣學院實踐團隊深入祖國各地電力行業工作崗位,書寫“千條線路巡線、萬條紅外測溫數據”的實踐答卷;土木學院“博士服務團”堅持服務偏遠地區開展危橋病橋檢測,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藝術學院“藝”力量以青春之筆助力繪就美麗鄉村畫卷;物電學院“小小科學家”團隊將趣味科學知識送進山區小學……五年來,學校1600余支隊伍、近3萬余名師生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開展火熱實踐。
學校成立研究生宣講團,深入校園、社區、鄉村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黨史學習教育、雷鋒精神、鄉村振興等主題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ㄗ髡邌挝唬洪L沙理工大學)